(아주경제 최미화 기자) 4月14日,又一场国殇。
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和无可奈何。玉树——一块安静和谐的地方瞬间就化为一片废墟。汶川地震还历历在目,玉树地震再一次牵动着十几亿中国人的心。4月21日,是中国全国哀悼日,全国各地降半旗致哀,悼念玉树地震遇难者。人们在以自己各自的方式默默表达着沉痛的心情,举国哀痛。
今年的四月格外反常,首尔本应该是樱花浪漫的季节,此刻却依然凉意阵阵。从此前的海地地震到韩国天安舰沉没,再到波兰总统飞机失事,世界好像正值多事之秋。而玉树也未能逃过此劫。面对灾难,面对生死离别,地域、民族、宗教、甚至国界又有何相干,全世界又一次聚焦中国,聚焦玉树。我虽生活在首尔,也时时刻刻关注着玉树救灾情况。我想此刻在首尔,在世界各地,应该有无数人和我一样情系玉树,祈愿玉树灾民们可以尽快战胜天灾,重新安居乐业。
如果不是地震,玉树应该是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而此刻,它是如此的“特别”。一次地震酿了一场悲剧,已经有两千余条生命就此消逝,让人揪心的疼。还有无数人正在忍受伤痛。而与此同时,不放弃,不抛弃,一个个奇迹也在诞生。不停地传来消息:一条条生命得以挽救,甚至还有在灾区诞生的新生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有时很脆弱,有时却很顽强。
中国是一个很特别的国度,深受儒家哲学的熏陶,讲究一个“情”字。察看有关玉树灾情的报道可以感觉到,中国的救援活动有别于其他国家。救援人员不顾一切地竭尽全力,不是因为受到指挥,或是接到命令,而是因为出于一种本能,完全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各地纷纷举办赈灾义演,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全力救灾。因为在很多中国人的思想中,同为中国人,血脉相连,情意难舍。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一言一行都能给人民巨大的精神动力。如果不了解中国的文化,是很难理解这种中国式的感情的。很多人曾经认为,中国十几亿人口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绊脚石,此刻,所有中国人应该认识到,人才是根本,是中国战胜灾难,创造经济奇迹的巨大力量!
事隔汶川地震还不到两年,地震灾难明显要比我们想象的频繁和难以捉摸。痛定思痛,我们应该意识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才能避免下一次的悲剧。房子倒了可以重盖,路塌了可以重修,可失去家园,失去亲人之痛却是永恒的。做好安全教育,强化我们的抗灾自救意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行动起来,保卫我们自己。
huazi625@ajnews.co.kr
[아주경제 ajnews.co.kr] 무단전재 배포금지
©'5개국어 글로벌 경제신문' 아주경제. 무단전재·재배포 금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