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崩源论源于财政危机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因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增大,欧洲财政危机从欧元区(使用欧元的16国)会员国中的经济弱国开始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蔓延到其他国家,而一些经济强国的支援能力又有限,使得欧元将会崩溃的言论四起。
这种悲观论是从欧元的局限性出发的,指出根据各国经济受损程度来看,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从现实角度来看很困难。
纽约时报(NYT)25日指出,虽然希腊、爱尔兰、葡萄牙接连发生财政危机,欧洲还是可以挺住,但是如果连西班牙也倒下的话,渡过这次危机的可能性将会很低,因为西班牙的经济规模是这三个国家合起来的2倍。前一天,英国《卫报》报道,比利时也有可能陷入这场危机。
传奇投资家吉姆.罗杰斯预测,财政危机以后“未来15~20年后,欧元区将解体”。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史提芬.洛奇最近指出“欧洲区的金融一体化在货币联盟中有很大的缺点”。
实际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国债利率连日来一直上升,但是25日,欧元突然下跌,1欧元兑1.3297美元,达到2个月来的最低点。
在爱尔兰申请国际金融援助后,美国、英国的欧元市场也开始震荡,危机感开始蔓延开来。但是欧洲大陆相信欧元最终能克服困难,并将发挥作为世界主要流通货币的功能。
如果欧元崩溃的话,欧洲各国将难以承担后果,所以不论怎样,欧洲各国都会让欧元保持稳定。此外,欧洲经济和美国、日本相比,状况还算良好。
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25日表示,“欧洲区国家的纽带感比一年前更强了”,“克服欧元危机后,欧洲区将变得更强大”。欧盟(欧洲区财务长官会议)议长、卢森堡总理贾克表示欧元绝对没有生存问题,不用担心。
另外,欧洲金融稳定机构(EFSF)执行长(CEO)雷格林(Klaus Regling)在接受德国BILD报社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弱小国家还是强大国家,轻易地放弃欧元就等于是自杀”,并强调“欧元的崩溃率为0%”。
下届欧洲中央银行( ECB )总裁候选人、德国中央银行(德国联邦银行)总裁兼ECB执行委员韦柏表示,“很难想象发行代替欧元的货币”,“没有欧元的话,欧洲大陆将发生严重的外汇问题,因此德国将尽自己最大力量确保欧元的稳定”。
德国时事周刊《SPIEGEL》报道,“悲观论者对‘这次危机标志着欧元时代结束’的说法是非现实的”,“实际上,根本没有欧元一体化解体的迹象”。
《SPIEGEL》周刊还发表了认为欧元不会崩溃的论据。第一,爱尔兰和希腊的状况不一样。第二,欧洲各国有克服财政危机的经验。第三,欧元的状况实际上比美元、日元要好很多。
希腊的问题是民间企业竞争力弱化,政府腐败,效率低下,长期贸易逆差等。而爱尔兰虽然正在经历房地产泡沫,但在这之前它的财政状况比德国更好,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贸易顺差国家。
另外,欧元的财政危机虽然还没有结束,但和年初相比状况好了很多。最近,欧洲的经济复苏有助于各国财政赤字的减少。并且对国际金融系统的日益熟悉和掌握也提高了持续使用欧元的可能性。
《SPIEGEL》周刊写到,和美国、日本相比,欧洲区对金融领域的结构调整已取得一定收获,经济整体状况较好。还表示,“这证明欧元在世界舞台上是最重要、最有魅力的流通货币”。
外界预测,欧洲中央银行有可能在下个月2日举行的执行委员会例行会议上表明推迟退出战略计划,但其副总裁维克多和ECB执行委员Gertrude Tumpel-Gugerell 25日表示,“财政危机和退出战略应分开”,固守退出战略是欧洲决策者表明对欧元信心的一种方式。
©'5개국어 글로벌 경제신문' 아주경제. 무단전재·재배포 금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