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아주경제 왕원도 기자) 日前,世界500强企业韩国SK集团与青岛新天地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将投资6000余万元人民币,通过为污染场地修复与资源持续利用探索技术支撑与解决方案,进而推动污染场地修复的产业化进程。该项目预计2011年底投产,年可处理污染场地10万平方米,届时将填补青岛乃至全国在污染场地修复领域的空白,这也是韩国企业首次参与中国“静脉产业”。
“静脉产业”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资源,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新兴产业,就像人体通过静脉将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脏再造新鲜血液一样,被誉为“第四产业”、“城市矿山”和“第二矿藏”。数据显示,美国的静脉产业规模已达2400亿美元,超过汽车行业,成为美国最大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随着中国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等政策的实施,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作为一家致力于环保设施投资和环保科技开发的综合性环保产业集团,2006年,新天地成为获批创建的国内首个国家级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示范区。而其与SK集团的合作,将获得强大的资金支持,并将集合双方在环境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迅速提高处理能力。
SK集团相关人士介绍说,静脉产业系统物质流动的过程为:将产业废物和生活垃圾经过回收、分拣、再生、加工等过程,转换为再生资源或再生产品,重新进入消费领域。发展静脉产业就是要在减少污染物“输出流量”的同时,减少“污染存量”。“就是说,通过静脉产业尽可能把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经济模式。”SK集团与新天地合作,可承担危险废物处置、医疗废物处置,以及污染土壤修复及水务处理等。
新天地相关人士则建议,除了国家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助,促进再生资源行业的健康发展外,还应打造静脉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将动脉产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通过静脉产业集群模式进行回收再利用,形成完整的环保产业链条。
据SK集团研究人员称,中国静脉产业尚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以及静脉产业企业普遍经营分散、规模小、资源回收渠道不畅通等。同时,作为典型的政策法规驱动型产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静脉产业的激励机制亟待完善。而SK集团的参与,无疑将极大程度地推动中国静脉产业的调整发展。
wangyuantao@ajnews.co.kr
[아주경제 ajnews.co.kr] 무단전재 배포금지
©'5개국어 글로벌 경제신문' 아주경제. 무단전재·재배포 금지